《人民日报》原文· 海在城中,城在海上 ·20220124

海在城中,城在海上


厦门的美,是有目共睹的。


云顶山高高挺起俊俏的脸庞,海沧港、同安湾和马銮湾秀出迷人的海岸线,流光溢彩的厦门岛闪烁着万家灯火,大担、二担、大嶝、小嶝众多小岛环绕着,仿佛众星拱月。


厦门海在城中、城在海上的空间布局,造就了其独特的海滨城市景观。在这里,物流资金流充分涌流、人流信息流广泛交流,是集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于一身的国际投资贸易窗口。厦门今天已成为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的枢纽大港,更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。


厦门之美源于天成,气候宜人,树木葱茏,花草众多,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。厦门岛屿林立,山上怪石多,海上礁石奇,自成佳趣,“海上花园”早有声名。厦门是温馨的,太平洋环流带来丰沛的雨水,送来夏夜的温馨、秋冬的舒适,一直以来都是宜居的好地方。集美,集天下之美;同安,同世心之安;翔安,漂泊远方,身安之所;海沧,历尽沧桑,心有归处。这些美好的地名,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祈愿。


厦门像一首诗,坐在海边很美好,遥望远去的帆,升起温馨的梦。厦门像一幅画,大叶樟、小叶榕,四季常青,绿得透亮。凤凰木、三角梅,这里一丛那里一簇,红得灿烂,粉得妖娆,不知疲倦地向你绽放笑脸。站在绿荫下,踱步花丛间,风儿微微掠过,清爽舒服。如果有块草地,随意躺下,更是逍遥无比。


厦门是海外华侨回家的重要落脚地,他们在这里建设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。黄家花园里,飞檐、斗拱、铺首、漏窗抬头可见,油画、石雕、琉璃、彩绘琳琅满目。菽庄花园里,亭台楼阁应有尽有,廊桥水榭巧妙连接,以其精微而致广大。海边四十四桥如蛇岭蜿蜒,叠石垒高而成的“十二洞天”,别有情致。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,也寄托着主人对家乡的情思。很多人喜欢鼓浪屿,喜欢它的小岛风情,喜欢小巷里不时传来的悠扬琴声。传统的中国园林、闽南的特色民居,汇集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,俨然一座建筑博物馆。


千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这里“地无三尺平”,奇山异石随处可见。青松爬山攀崖,榕树扎根裂石,让人啧啧称奇。一棵百年榕树,树枝婆娑,撑出一方浓荫,盘根错节,钻石进洞,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。生命力如此旺盛,像极了外出讨海的闽南人,船漂到哪里,就在哪里扎下根来,开始新的生活。


今天的人们都识得厦门美丽的容颜,却不一定了解她沧桑的过去和曾经的辛酸。厦门历史上是闽南人下南洋的重要一站。石头多、土地薄驱动着人们出海讨生活。人们在这里送别亲人,在家乡苦苦支撑。年纪大了,有的等来了亲人荣归故里,有的直到最后也没有等到日思夜盼的人。隐忍和坚韧,至今流淌在厦门人的血液里。


如果你去过厦门的好友家,你一定喝过家中老妈妈煮的猫仔粥。这是用剩下的米饭加小海鲜煮的,味道是清淡的馨香。老人说现在人们很少吃了,反倒显得物以稀为贵,过去这碗粥可是穷苦缺吃的象征。老人讲过往的故事,笑意中透出平和,是历经苦难沧桑的淡然。


厦门的文明风尚,融在日常行为里,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中。厦门人平静的目光里,透着平常心,带着笑意,用手摆弄着茶,散发出特别的情趣。这里有个人积淀的情感,有眼界培育的情怀,有格局形成的气质。


城市浓缩着岁月的精华,积淀着岁月的沧桑,展现着历史的芳华。读城如读人,沉淀芳华,历经沧桑岁月洗刷,必然留有历史的馈赠,再加上文化的浸润,城市自然魅力动人。我来到厦门,了解它美景背后的故事,不禁感叹,厦门的美丽背后,是吃苦耐劳和奋发努力。


厦门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。我们在欣赏特区的文明和现代时,更加敬佩的是厦门改革创新、开放包容的精神。


编者:殷陆君

评论
热度(23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郑熙琪
Powered by LOFTER